[1] |
王磊, 叶成英, 汤学良. “低碳”目标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实质还是策略?[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2(03): 101-110. |
[2] |
李强, 程占红, 田祥宇. 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行为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2(01): 21-30. |
[3] |
王小华, 和杨亦兰, 宋檬. 智慧降碳:金融科技发展的城市碳减排效应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2(01): 100-110. |
[4] |
朱金鹤, 庞婉玉. 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4): 12-22. |
[5] |
杨膨宇.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促进碳排放效率——理论构建、机制分析及空间效应评估[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2): 93-102. |
[6] |
付宇. 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能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4): 52-60. |
[7] |
陈书平, 戴青兰, 肖盈. 省域多中心集聚与城市创新水平[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2): 35-47. |
[8] |
徐文舸. 我国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4): 55-64. |
[9] |
潘丽群, 张少华. 城市规模对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4): 83-91. |
[10] |
潘静, 杨扬. 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户籍、禀赋还是城市特征?——基于广义有序模型与Oaxaca-Blinder分解[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8(06): 64-74. |
[11] |
毛丰付, 王琦, 潘加顺. 城市体系与中国省域发展:结构主义视角的实证研究[J]. , 2019, 37(04): 1-12. |
[12] |
冉启英, 任思雨. 外商直接投资、新型城市化与中国碳排放[J]. , 2019, 37(02): 83-90. |
[13] |
武宵旭, 葛鹏飞. 城市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金融发展传导效应——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例[J]. , 2019, 37(01): 13-24. |
[14] |
冯严超, 王晓红. 土地财政、金融发展与城市扩张[J]. , 2019, 37(01): 25-36. |
[15] |
李卉, 杨德才. 城市化、生育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 2018, 36(02): 2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