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政, 刘丽萍.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DMA-TVP-FAVAR模型和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5): 12-21. |
[2] |
陈天鑫, 刘孟鑫. 法定数字货币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货币结构重塑视角[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5): 52-63. |
[3] |
周强, 王乾领, 罗良文. 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对乡村振兴的启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3): 90-101. |
[4] |
张蕊, 郭潇蔓, 申程程. “金融加速器效应”抑或“理性资产价格泡沫效应”——基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经济波动的时变关系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6): 36-47. |
[5] |
刘峻峰, 李巍, 张卫峰. 金融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异质性与机制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5): 42-52. |
[6] |
王欣欣. 业务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基于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4): 65-73. |
[7] |
邵传林, 闫永生. 绿色金融之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双刃剑”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8(01): 68-77. |
[8] |
韩喜昆, 马德功. 存款保险制度能否防范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基于Panel-Logit模型的实证检验[J]. , 2019, 37(03): 37-46. |
[9] |
顾群, 岳增艳, 贾德芝. 银行持股真的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产权性质与R&D投资异质性视角的检验[J]. , 2018, 36(06): 66-71. |
[10] |
支宏娟, 姜凌.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规模分布——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 2018, 36(05): 35-43. |
[11] |
毛玲玲.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行业非对称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J]. , 2018, 36(01): 57-63. |
[12] |
吴成颂, 郭开春, 张文睿. 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与区域差异视角[J]. , 2017, 35(04): 56-65. |
[13] |
何彦清, 吴信如, 鲁春义. 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与中国对策——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 , 2017, 35(02): 43-55. |
[14] |
卢飞, 刘明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集聚三重效应的分析[J]. , 2016, 34(04): 24-35. |
[15] |
黄洪斌, 孔春丽, 张同建. 政治关联视角下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效应实证研究[J]. , 2016, 34(04): 6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