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左腾达, 张宜红. 数字经济、中心城市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空间计量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2(04): 12-20. |
[2] |
杨洁, 高荣蔓. 新发展格局下的人力资本投资——基于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的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6): 61-69. |
[3] |
冯兰刚, 尚姝, 赵庆. 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中国230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的证据[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3): 102-111. |
[4] |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严芝清. 土地出让规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2): 53-61. |
[5] |
向秋兰, 蔡绍洪, 张再杰. 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1(01): 91-98. |
[6] |
洪霞, 梅德平. 财政补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4): 11-21. |
[7] |
白万平, 孙溶镁, 白鸽, 苏洋. 科技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基于创业活力的视角[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3): 59-68. |
[8] |
徐艺, 陈小兰, 秦绪娜. 绿色税收是否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Porter假说的中国证据[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1): 89-99. |
[9] |
徐宝亮, 邓宏图. 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与国有企业改革[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8(04): 50-60. |
[10] |
李超. 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J]. , 2019, 37(01): 55-62. |
[11] |
朱光福, 周超, 赵云亭. 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分析[J]. , 2018, 36(04): 12-20. |
[12] |
徐云松, 齐兰. 区域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 2017, 35(06): 19-31. |
[13] |
孙智君, 谢红玲.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J]. , 2016, 34(04): 11-23. |
[14] |
李宝礼, 胡雪萍. 城镇化、要素禀赋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345个城市的空间计量分析[J]. , 2016, 34(03): 10-19. |
[15] |
吴思斌,刘细发. 产业偏离优势的测度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以山西为例[J]. , 2015, 33(02):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