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静, 杨妮. 管理层"问官答花"会加剧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业绩说明会问答文本的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0(06): 43-53. |
[2] |
包天为. 经济波动中的“信息变速器”效应——基于RBC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6): 19-28. |
[3] |
张蕊, 郭潇蔓, 申程程. “金融加速器效应”抑或“理性资产价格泡沫效应”——基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经济波动的时变关系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6): 36-47. |
[4] |
李守皓, 丁立贵. 公众情感与经济波动的实现:以财经新闻为例[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5): 30-41. |
[5] |
谢军, 胡楠, 高斌, 罗恬恬. 中国股市非流动性对市场超额收益的预测研究——基于ARFIMA模型[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9(02): 31-40. |
[6] |
王帅, 张友祥. 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8(03): 40-48. |
[7] |
娄世艳, 芦嘉迪. 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研究的演进、成就与困境[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8(01): 103-110. |
[8] |
倪艳霞, 黄净. 宏观经济视域下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 2019, 37(04): 70-79. |
[9] |
李小平, 代智慧. 出口质量影响了出口波动吗——金融危机时期的经验证据[J]. , 2018, 36(06): 1-14. |
[10] |
黄顺武, 汪宁, 俞凯. IPO估值分歧关联:机构报价差异与新股抑价波动[J]. , 2018, 36(04): 21-34. |
[11] |
邢鹤, 赵春雷, 唐定芬. 基于企业综合实力及增长率战略模型的实证分析[J]. , 2018, 36(04): 54-62. |
[12] |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J]. , 2016, 34(01): 1-9. |
[13] |
陈利锋. 金融冲击、企业生存状况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考察[J]. , 2015, 33(05): 1-. |
[14] |
郑 蔚,周 法.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轨迹、动态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J]. , 2015, 33(05): 14-. |
[15] |
林海波,毛程连. 分权抑或集权———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投入效果的比较[J]. , 2015, 33(04):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