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智, 刘卫东, 宋周莺, 等. "一带一路"生产网络演化及中国经济贡献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3~18. [2] 黄成, 吴传清.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6): 1287~1297. [3] 彭继增, 王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对贸易利益的影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 87~95. [4]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基于网络分析方法[J]. 管理世界, 2017(4): 10~19. [5] 郭兵, 陈舒婷, 韩保民, 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生态脆弱性定量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11): 2601~2611. [6] 史学氵赢, 杨博文.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处罚规则与履约风险规制路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 39~47. [7] 童珊. 复杂系统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J]. 系统科学学报, 2020, 28(4): 127~131. [8] 宋长青, 程昌秀, 史培军. 新时代地理复杂性的内涵[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204~1213. [9] 朱海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8(14): 5150~5156. [10] 贺灿飞, 毛熙彦. 尺度重构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9): 1073~1083. [11] 宋涛, 刘卫东, 李玏. 国外对地缘视野下边境地区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3): 276~285. [12] 李优树, 冉丹. 石油产业链贸易网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 经济问题, 2021(9): 111~118. [13] 高菠阳, 刘卫东, Glen N, 等. 国际贸易壁垒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影响——以中加自行车贸易为例[J]. 地理学报, 2011, 66(4): 477~486. [14] 余泳泽. 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331(10): 39~54. [15] 郭莉, 苏敬勤, 徐大伟. 基于哈肯模型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5(11): 161~165. [16] 谢旭光, 张在旭. 基于协同学的组织核心竞争力序参量转化模型研究[J]. 系统科学学报, 2013(1): 71~74. [17] 蔡昉. 中国如何通过经济改革兑现人口红利[J]. 经济学动态, 2018(6): 4~14. [18] Overman H G, Rice P, Venable A J. Economic Linkages Across Space[J]. Regional Studies, 2010, 44(1): 17~33. [19] 许和连, 邓玉萍. 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2): 36~49. [20] 宋周莺, 车姝韵, 张薇.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特征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4): 363~369. [21] 韩晶, 毛渊龙, 朱兆一. 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 (3): 71~80. [22]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国内价值链、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J]. 世界经济, 2019(10): 143~168. [23] 唐海燕, 张会清.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 经济研究, 2009(9): 81~93. [24] 沈春苗, 郑江淮. 基础设施结构优化如何影响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11): 38~46. [25] 李娜, 石敏俊, 王飞. 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对中国区域政策效果的作用: 基于中国八区域CGE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10): 35~44. [26] 李治国, 王杰. 青岛市金融包容性发展驱动碳减排的门槛效应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6): 19~26. [27] 毛琦梁, 王菲. 交通发展、市场分割与地区产业增长[J]. 财贸研究, 2018, 29(8): 16~30. [28] 李琳, 刘莹.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24~128. [29] 覃成林, 姜文仙. 区域协调发展: 内涵, 动因与机制体系[J]. 开发研究, 2011, 152(1): 14~18. [30] 张润君, 潘文卿, 陈杰. 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 1997~2007[J]. 统计研究, 2012, 28(10): 47~53. [31] 孙早, 杨光, 李康.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存在拐点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财经科学, 2014(6): 81~90. [32] 宋渊洋, 刘勰. 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测量的最新进展与研究展望[J]. 管理评论, 2015, 27(2): 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