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digliani, F, and R. Brumberg.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2 Section Data. in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4.388~436. [2] 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6):23~29. [3] 王丰.人口与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0(6):70~80;5. [4] 左学金.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0(6):127~135;6. [5] 沈可,王丰,蔡泳.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2(1):112~122;6. [6] 马骏,沈坤荣.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4):72~83. [7] 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堆积夫妇及其生育释放分析[J].人口研究,2014(4):3~18. [8] 乔晓春.从"单独二孩"政策执行效果看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15(2):26~33;126. [9] 翟振武,陈佳鞠,李龙.中国出生人口的新变化与趋势[J].人口研究,2015(2):48~56. [10]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3(6):109~128;206~207. [11] 石智雷,杨云彦.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14(5):27~40. [12] 杨华磊,王辉.中国出生低谷世代的经济增速研究——2030年前中国能否摆脱人口峭壁的魔咒[J].上海经济研究,2016(2):38~46;92. [13] 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16(2):3~13. [14] 乔晓春."单独二孩"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4(1):2~12. [15] 风笑天."遇冷"或"正常"?——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认识的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4):40~50;127. [16] 夏志强,杨再苹.我国生育成本分担的公平性研究——基于生育成本收益非均衡状态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9(1):47~57. [17] 王志章,刘天元.生育"二孩"基本成本测算及社会分摊机制研究[J].人口学刊,2017(4):17~29. [18] 靳卫东,宫杰婧,毛中根."二孩"生育政策"遇冷":理论分析及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8(4):130~145. [19] 王丽莉,乔雪.放松计划生育、延迟退休与中国劳动力供给[J].世界经济,2018(10):150~169. [20] 宋健,周宇香.全面两孩政策执行中生育成本的分担——基于国家、家庭和用人单位三方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6):107~117. [21] 黄少安.生育成本外部化与生育的"公地悲剧"——基于中国家庭养老体制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7(10):3~10. [22] 任慧玲.生育政策调整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基于系统耦合度测算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9(4):57~65. [23] 卢盛峰,陈思霞,杨子涵. "官出数字":官员晋升激励下的GDP失真[J].中国工业经济,2017(7):118~136. [24] 杨艳,王理,廖祖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数据交易平台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21(6):3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