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晨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2024(4):13~25. [2] 王平.基要性变革中数字金融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5):183~193. [3] 纪圆圆,杨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3):1~20. [4] 陈先兵.数字经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10):95~109. [5] 陈强,富丽明.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农业经济,2023(9):41~43. [6] 王春光.迈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J].社会学思考,2021(2):29~45;226. [7] 甘天琦,姚天航.农业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效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4(2):134~143;187. [8] 王晓毅,罗静.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与小农户现代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2(3):64~74. [9] 韩文龙,唐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兰州大学学报,2023(1):14~24. [10] 贺雪峰.共同富裕与三轮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2(4):1~7. [11] 任宝平,贺海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8):28~40. [12] 陈永伟,陈志远.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及空间收敛性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7):18~31. [13] 程云洁,杨淋杰.中国数字经济"双循环"的结构透视及时空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3(13):5~9. [14] 易加斌,李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1(7):101~116. [15] 覃朝晖,范振楠.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地级市层面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4):108~119. [16] 殷浩栋,霍鹏.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J].改革,2020(12):48~56. [17] 向书坚,轩媛媛,杜文豪.科技创新如何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统计学报,2023(5):1~15. [18] 黄漫宇,窦雪萌.城乡数字鸿沟会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2(9):5~22. [19] 高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J].农业经济问题,2023(4):28~40. [20] 蓝红星,王婷昱.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及推进方略[J].改革,2023(7):105~115. [21] 陈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层逻辑与中国道路[J].经济体制改革,2023(4):5~13. [22] 谢会强,王涵.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J].世界农业,2023(3):85~96. [23] 杨林广.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及动态演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3(5):96~103. [24] 张俊婕.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22(2):87~94. [25] 刘传明,宁安宁.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统计测度与时空特征[J].统计与决策,2023(11):43~48. [26] 纪阳阳,王永静.数字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耦合协调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4(13):15~29. [27] 温涛,陈一鸣.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0(7):118~129 [28] 唐魏,李月起.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J].工程管理科技前沿,2023(5):118~126. [29] 黄永春,宫尚俊.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融合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10):77~87. [30] 吉雪强,李卓群.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空间特性[J].资源科学,2023(1):77~90. [31] 杨小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2023(11):5~24. [32] 和军.我国共同富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23(3):77~89. [33] 王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2023(6):35~51. [3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叶兴庆,程郁.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J].改革,2021(9):1~15.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魏后凯,崔凯.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难点与推进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4(5):2~20. [36] 赵涛,张智.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37] 高敏,洪亚军.财政定向激励、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共同富裕[J].当代经济研究,2024(7):117~128. [38] 胡耀宗,姚昊.高等教育扩张、人力资本传导与实现共同富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3(10):116~130. [39]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40] 苏岚岚,彭艳玲.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户数字经济参与的收入效应及作用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24(8):145~165. [41] 凌巧.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度与共同富裕[J].统计与决策,2024(13):11~15. [42] 李梦娜,王梓印.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助推共同富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4):36~51. [43] 万广华,宋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的共同富裕效应:方法与证据[J].经济研究,2024(6):29~48. [44] 范巧.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J].中州学刊,2024(4):5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