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宫义飞,张可欣,徐荣华,夏雪花.政府引导基金发挥了"融资造血"功能吗[J].会计研究, 2021(4):89~102. [2] 李善民,梁星韵.创投机构响应政策还是迎合政策——基于政府引导基金激励下的投资视角[J].证券市场导报, 2020(9):14~23. [3] 徐明.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基于投资事件和微观企业匹配数据的检验[J].经济管理, 2021(8):23~40. [4] 崔竹.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效果[J]. 宏观经济管理, 2024(3):34~41. [5] 徐明.政府风险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创新——来自政府引导基金介入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 2022(2):51~67. [6] 蔡庆丰,刘昊,舒少文.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与域内企业创新:引导效应还是挤出效应? [J].金融研究, 2024(3):75~93. [7] 黄嵩,倪宣明,张俊超,赵慧敏. 政府引导基金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我国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 2020(3):110~121. [8] 吴超鹏,严泽浩.政府基金引导与企业核心技术突破:机制与效应[J].经济研究, 2023(6):137~154. [9] 李晓伟,李传明,管彩峰,罗均梅. 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J].管理评论, 2024(2):54~65. [10] 张果果,郑世林.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创新[J].财经研究, 2021(6):76~91. [11] 李善民,梁星韵,王大中.中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果及作用机理[J].南方经济, 2020(8):1~16. [12] 王辉,汪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现政策目标了吗?[J].科学学研究, 2022(6):1044~1053. [13] Cumming, D., and S. Johan. Pre-seed Government Venture Capital Fund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2009 (1):26~56. [14] 王海杰,王晓英,赵和楠. 政府引导基金对省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 财政科学, 2024(3):80~95. [15] 薛宏刚,王浩,管艺洁. 政府引导基金能否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68~77. [16] Francis B, Hasan I, Sun X.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the Process of Going Public: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9(4): 696~719. [17] Ge G, Xue J, Zhang Q. Industrial Policy and Governmental Venture Capital: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4(38): 145~159. [18] 边思凯,周亚虹.创投引导基金能否发挥引导作用——基于企业融资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财经研究,2020(6):155~168. [19] 钟腾,罗吉罡,汪昌云.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了区域创新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金融研究,2021(5):135~152. [20] 陈书平,戴青兰,肖盈. 省域多中心集聚与城市创新水平[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2):35~47. [21] 张萃.外来人力资本、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城市创新[J].世界经济,2019(11):172~192. [22] 郑威,陆远权.财政压力、政府创新偏好与城市创新质量[J].财政研究,2021(8):63~76. [23] 李政,杨思莹.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18 (12):29~42. [24] 范合君,吴婷,何思锦."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如何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基于互动治理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2(10):126~153. [25] 焦敬娟,王姣娥,程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演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地理, 2017 (9):11~18. [26] 周锐波,刘叶子,杨卓文.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J].经济地理,2019(4):85~92. [27] 丛菲菲,李曜,谷文臣.国有创投资本对民营资本的引导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9(10):95~110. [28] 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9(7):119~136. [29] 邓晓兰,孙长鹏.企业创新、产业升级与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5):54~67. [30] 刘晔,徐楦钫,马海涛.中国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人口集聚对创新产出的影响[J].地理科学,2021(6):923~932. [31] Akter M, Cumming D, Ji S.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rket Manipulation[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23 (3): 72~81. [32] 陈思霞.政府信任的来源:来自财政支出干预外生冲击的证据[J].财贸研究,2016(4):58~67. [33]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34] 商玉萍,潘洲,孟美侠.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战略的创新绩效研究——基于集聚经济与舒适度的视角[J].经济学(季刊),2023(3):965~982. [35] 白俊红,张艺璇,卞元超.创新驱动政策是否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2(6):61~78. [36] 王春杨,兰宗敏,张超,侯新烁.高铁建设、人力资本迁移与区域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20(12):102~120. [37]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