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 刘志伟.经济新常态下的刘易斯转折点演进路径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1):103-110.[3] Townsend,Peter.The Concept of Poverty[M].London:Heinemann press,1971.[4] 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Vol.65,1-28.[5]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 陈菁,孔祥智,贺达水.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贫困:基于交易权利的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6):90-98.[7] Benhabib,Jess Spiegel,Mark 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Vol.34(2).143-173.[8] 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J].管理世界,2013(1):67-76.[9] 文雁兵.包容性增长减贫策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5(4):82-90.[10] 徐春霞.山东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基于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6):109-117.[11] 胡宗义,罗柳丹.小额信贷减缓农村贫困的效用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10-15.[12] 李成友,李庆海.农户信贷需求视角下的信贷配给程度决定分析——基于OPSS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6):106-110.[13] 蔡绍洪,等.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构建——基于循环产业集群模式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71页.[14]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19-30.[15] 邹薇、郑浩.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J].经济学动态,2014(6):16-30.[16] 刘亦民,肖汉仕.农村嬗变过程中的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基于湖南两县农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0-75.[17] 郭琦.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的就业质量研究——基于中国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6):143-150.[18] 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46-154.[19] 赵应生,钟秉林,洪煜.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2(1):3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