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培林.关于社会结构的问题——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J].社会学研究,1991(01):77~83.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的社会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0(06):1~6. [3]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2):2~8. [4] 杨允中."中产阶级"化——现代社会结构的一大特点[J].澳门研究,1998(07). [5]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05):3~17. [6] 王甫勤,章超.中国城镇居民的阶层地位与消费偏好(2003-2013)[J].社会科学,2018(04):65~76. [7] 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05(06):1-5. [8] 李培林.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问题和对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12):5~16. [9]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EB/OL].2018-11-03.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1811/t20181102_182687.html. [10] KRAUS M W, STEPHENS, N M. A road map for an emerging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12(9):642~656. [11] 刘同山,孔祥智.经济状况、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0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10):76~84. [12] FISKES T, DUPREE C H, NICOLAS G.Status,power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The personal is the societal[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16(11):44~48. [13] 谭旭运,豆雪蛟,董洪杰,等.主观阶层、流动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基于网络调查的实证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9(01):204~224+246. [14] 李春玲.建构社会阶层分类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2):26~29. [15] 刘艳茹,祝志杰.社会分层与经济发展的指标量化与实证检验[J].求索,2011(11):11~13. [16] 高耀,刘志民.机会扩展、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5(01):44~54. [17] 杨青,蔡银莺.城中村拆迁对原住民社会阶层变化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8(10):36~42. [18] 吴玉锋.社会阶层、社会资本与我国城乡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基于CGSS2015的调查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8(06):56~66. [19] 韩冰,王良燕,余明阳.社会阶层与品牌危机类型对品牌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探究[J].管理评论,2018(2):212-221. [20] 徐臻.社会分层与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8(01):114~121. [21] MILLS C, WRIGHT.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22] GOLDTHORPE, JOHN H, KEITH HOPE. The Social Grading of Occupations:A New Approach and Scal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74. [23] 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2004. [24] Wright, Erin O. Classes[M]. London:New Left Books,1985. [25] 李春玲.新社会阶层的规模和构成特征——基于体制内外新中产的比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4):63~69. [26]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经济界,2006a (01):35~42. [27] 李培林.近年来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J].国际经济评论,1997(Z4):28~33. [28] 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01):52~61. [29]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02):55~73. [30] 叶立梅.从行业分层看城市社会结构的嬗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分行业职工工资变化的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5):27~33. [31] 杜旻.流动人口社会阶层结构及地区差异[J].西北人口,2013(3):15~27. [32] 王璟.基于产业结构变化的西安市社会阶层变迁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33] 刘毅.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社会,2006(4):76~88. [34] 李强.社会学视角中的新社会阶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4):51~57. [35] 李强,丁辉文,赵罗英.怎样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J].学习与探索,2017(10):28~33. [36] W.Lloyd Warner.Social class in America:A manual of procedu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status[M].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1949. [37] Parsons, T.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ew York:McGrawHill,1937. [38] Centers R,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es:a study of class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 [39] Warner, W. L. The social system of the modern factory.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47. [40] North C.C., Hatt P.K. Jobs and occupations:a popular evaluation[J]. Public Opinion News.1947. [41]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3):67~85. [42] 刘同山,孔祥智.经济状况、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0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10):76~84. [43]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4]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London:Routledge,1984. [45] 李培林.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5(3):47~63. [46] 李培林.如何理解"中等收入阶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07):31~33. [47] 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53~62. [4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9]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经济分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2(04):64~73. [50] 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J].江苏社会科学,2004(6):108~112. [51] Treiman, D. J.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52] Ganzeboom, H. B. G., De Graaf, P. M.,&Treiman, D. J. A Standard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1,1992:1~56. [53] 张建明,等.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62-67. [54]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b (04):40~46. [55] 王培刚.当前各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状况的动态认知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15~122. [56] 李强.评析关于社会阶层的四大流行理论[J].当代社科视野, 2010(11):59. [57] 孙立平.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4(01):37~54. [58]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J].中山大学学报, 2007(04):8-13. [59] 张济洲,黄书光.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23. [60] 何明帅,于淼.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J].劳动经济研究,2017(05):117~140. [61] 方长春.断裂、碎片抑或结构化:对当前中国阶层分化的再认识[J].人文杂志,2008(03):172~178. [62] 左停,赵梦媛,金菁.路径、机理与创新:社会保障促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