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丰霞,肖汉杰,彭定洪,等.经济新常态下绿色金融发展动力问题探究——基于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博弈关系[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33(5):88~94. [2] 于博,张峻琪.P2P网络借贷平台产品预期收益率对交易规模及客户粘性的影响——基于平台异质性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6(8):60~65. [3] 王会娟,何琳.借款描述对P2P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0(1):77~85. [4]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等.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1):156~165;184. [5] 邹欣.监管政策如何影响P2P网贷行业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7):25~31. [6] 姜琪.中国P2P网贷平台效率差异及成交量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6):60~77. [7] Mingfeng Lin,Nagpurnanand R. Prabhala,Siva Viswanathan. Judging Borrowers by the Company They Keep:Friendship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J]. INFORMS,2013,59(1). [8] Dongyu Chen,Fujun Lai,Zhangxi Lin. A trust model for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a lender's perspective[J]. Springer US,2014,15(4). [9] 王会娟,廖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36~147. [10] 李伟军.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羊群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11] 曾江洪,杨帅.P2P借贷出借人的羊群行为及其理性检验——基于拍拍贷的实证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34(7):22~32. [12]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49(7):125~137. [13] 陈虹,马永健.P2P网贷行业利率定价模式研究[J].当代财经,2016(5):45~56. [14] 王刚贞,江光辉.基于投资者视角的P2P网贷平台成交规模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6):33~38. [15] 王书斌,谭中明,江红莉,等.P2P网贷平台股东背景与投资者行为研究——基于异质性动态面板协整分析[J].软科学,2018,32(8):117~120;124. [16] 胡婷婷.监管政策对中国P2P平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7] 杨阳. 监管政策对P2P平台成交量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8. [18] 王雄,邹铃.我国P2P网贷平台成交量的政策效应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9):49~59. [19] 田杰,赵源,王淑敏.行业合规与P2P网贷平台发展:促进或抑制[J].金融监管研究,2019(9):1~14. [20] 刘营军,徐婧,张龙耀.第三方评级、资金存管对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9(2):29~42. [21] 巴曙松,侯鑫彧,张帅.基于生存模型的P2P平台生存规律与政策模拟研究[J].当代财经,2018(1):44~56. [22] 巴曙松,白海峰,李羽翔.P2P网贷平台挤兑风险:基于债权转让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9(1):52~58. [23] 李健旋,张宗庆.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风险管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6):57~61. [24] 于博. P2P网络借贷:交易决策、风险传导与监管策略——文献综述与研究反思[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10):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