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5~16. [3] 马建堂.伟大的实践深邃的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体会[J].管理世界,2019,35(1):1~12. [4] 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J].经济学动态,2019(8):3~9. [5] 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1):4~14. [6]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6(4):26~40. [7] 魏婕,任保平.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度及其排序[J].经济学动态,2012(4):27~33. [8] 任保平,韩璐,崔浩萌.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8):3~8. [9] 詹新宇,崔培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6(8):40~53;39. [10] 李梦欣,任保平.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9(5):26~40. [11] 杨柳青青,李小平.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1):79~88. [12] 方大春,马为彪.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时空特征[J].区域经济评论,2019(2):61~70. [13] 徐志向,丁任重.新时代中国省际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预判与路径选择[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1):172~194. [14] 郭长青.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放缓与高质量发展——基于索罗-斯旺增长模型[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5):12~18. [15] 郝枫,郝红红,赵慧卿.中国基准资本存量研究——基于首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2):7~13. [16] 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 [17] 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1~6. [18] 聂长飞,简新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省际现状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2):26~47. [19] 廖凯诚,李晓晔,谢慧敏.地方政府经济与社会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动态效应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12):42~63. [20] 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4):515~531. [21] 任喜萍,殷仲义.中国省域人口集聚、公共资源配置与服务业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12):77~86. [22] 郝枫,张圆.国民财富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初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2):80~96. [23] Holtzeakin D, Newey W K, Rosen H S, et al. Estimating Vector Autoregressions with Panel Data[J]. Econometrica, 1988, 56(6):1371~1395. [24] Love I, Zicchino 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Investment Behavior:Evidence from Panel VAR[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6, 46(2):190~210. [25] 孙正,张志超.流转税改革是否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基于"营改增"视角的PVAR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7):74~89. [26] 徐建中,王曼曼,贯君.动态内生视角下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机理研究——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9,31(9):81~93. [27] Dumitrescu E I, Hurlin C. Testing for Granger Non-Causality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 Economic Modelling, 2012, 29(4):1450~1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