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莹.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核心任务、突出问题与关键举措[J].河南社会科学,2024(6):85~92. [2]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3] 张琦,李顺强.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22(5):25~34. [4] 徐雪,王永瑜.中国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及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5):64~83. [5] 闫坤,鲍曙光.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及实施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19(3):90~97. [6] Hu,F.,Antle,J. M.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3,15(3):495~505. [7] 刘天琦,宋俊杰.财政支农政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20(6):55~60. [8] 石磊,金兆怀.我国乡村振兴中财政支农效率优化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1(5):103~112. [9] 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16. [10] 肖卫东.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理论阐释与重要作用[J].理论学刊,2020(4):58~66. [11] 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8(8):99~105. [12] 韩磊,王术坤,刘长全.中国农村发展进程及地区比较——基于2011—2017年中国农村发展指数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9(7):2~20. [13] 陈国生,丁翠翠,郭庆然.基于熵值赋权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关系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8(6):114~124. [14] 毛锦凰.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7~58. [15] 贾晋,李雪峰,申云.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8(11):70~82. [16] 吴九兴,黄贤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诊断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级市尺度的实证[J].经济与管理,2020(6):48~54. [17] 程明,钱力,倪修凤,吴波.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0(4):16~26. [18] 高琳.分权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人力资本的作用[J].管理世界,2021(3):67~83;6-8. [19] 张崇龙,尹一全,邱森,等.滑雪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6):8~17. [20] 曾艺,韩峰,刘俊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83~100. [21] LeSage J P, Pace R K.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M].Handbook of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0: 355~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