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艇, 孙鲲鹏, 聂辉华.城市级别、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J]. 管理世界, 2018(3): 38~50, 77, 183. [2] 陈翼然, 李贻东, 靳来群, 张瑞.我国要素配置优化的着力点在哪——基于多维度要素配置扭曲程度的比较分析[J].管理评论,2022(2): 62~75. [3] 汪晓文, 李明, 张云晟.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问题,2019(8):1~10. [4] 肖旭, 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 2019(8):61~70. [5] 向秋兰, 蔡绍洪, 张再杰.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1):91~98. [6] 郭克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趋势与"十四五"时期政策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 2019(7):24~41. [7] 赵云鹏, 叶娇.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3):78~95. [8] 孙天阳,陆毅,成丽红.资源枯竭型城市扶助政策实施效果、长效机制与产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20(7):98~116. [9] 黄群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J].中国工业经济, 2018(9):5~23. [10] 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EB/OL]. (2016-09-29)(2020-08-27). Https://www.cac.gov.cn/2016-09/29/c_1119648520.htm. [11] Acemoglu D, Restrepo 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work[M].The eco-nom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agenda, 2018:197~236. [12] PS Heo, DH Lee. Evolution of the linkage structure of ICT industry and its role in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case of Korea[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2019(3):424~454. [13] 张于喆.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J].经济纵横, 2018(9):85~91. [14] 赵西兰.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研究[J].中州学刊, 2017(12):36~41. [15] 李春发, 李东东, 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 2020(2):73~82. [16] 李英杰, 韩平.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21(6):183~188. [17] 姜松, 孙玉鑫.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 2020(5):32~39. [18] 潘启东, 孙小婷, 张永恒.数字经济对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65~72. [19] 梁琳, 金光敏. 数学经济赋能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路径研究[J].齐鲁学刊, 2023(5):129~138. [20] 周禛. 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与中国产业链升级研究[J].东岳论丛, 2022(12):129~136. [21] 冯素玲, 许德慧. 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 2022(1):136~149;192. [22] 罗茜, 王军, 朱杰.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22(7):72~80. [23] 卓乘风, 邓峰.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问题探索, 2018(5):70~79. [24] 彭影.数字经济下创新要素综合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J].当代经济管理, 2022(3):48~58. [25] 王欣亮,刘飞.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8(6):51~56. [26] 郭凯明, 潘珊, 颜色.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20(3):63~80. [27] 黄群慧, 余泳泽, 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8):5~23. [28] 祝合良, 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对策[J]. 财贸研究, 2021(3):14~27. [29] 韩晶, 陈曦.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2(2):73~84. [30] 邓荣荣, 张翱祥.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南方经济, 2022(2):18~37. [31] 杜传忠.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及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 2022(24):22~25. [32] 周祎庆, 杨丹, 王琳.数字经济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机理与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22(4):154~163. [33] 王宏鸣, 陈永昌, 杨晨.数字化能否改善创新要素错配——基于创新要素区际流动视角[J].证券市场导报, 2022(1):42~51. [34] 王玉, 张占斌.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区域一体化水平[J].东南学术, 2021(5):129~138. [35] Boudreau K J, Lacetera N, Lakhani K R. Incentives and problem uncertainty in i-nnovation contest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 2011(5):843~863. [36] Yilmaz S, Haynes K E, Dinc M. Geographic and network neighbors: spillover ef-fect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10(2):339~360. [37] 赵涛, 张智, 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 2020(10):65~76. [38] 鲜祖德, 王天琪.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测算与预测[J].统计研究, 2022(1):4~14. [39] 董直庆, 胡晟明, 王林辉.创新要素错配: 空间溢出视角的对比检验[J].浙江学刊, 2020(2):136~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