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与国有企业改革
    徐宝亮, 邓宏图
    2020, 38 (04): 50-60.  
    摘要380)      PDF (1685KB)(749)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
    李文, 过文浩, 夏海力, 张同建
    2020, 38 (04): 61-68.  
    摘要390)      PDF (2020KB)(891)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
    郑猛, 杨先明
    2017, 35 (06): 1-18.  
    摘要242)      PDF (2397KB)(777)   
    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与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以探析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通过加快资本积累速度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转变;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变的两条有效途径;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边际效应存在相互替代。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稳健性问题后依然可靠。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应重点关注要素替代的资本积累效应以及提高技术进步向生产率转化程度,通过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及选择适宜技术进步路径更快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区域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云松, 齐兰
    2017, 35 (06): 19-31.  
    摘要234)      PDF (1752KB)(772)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财政体制改革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与区域金融化演进的协调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陈海跃
    2017, 35 (06): 32-39.  
    摘要340)      PDF (876KB)(883)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促进就业增长吗
    庄德林, 吴靖, 杨羊, 晋盛武
    2017, 35 (05): 59-68.  
    摘要243)      PDF (2591KB)(131)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与自贸区建设的应对
    杨帅
    2017, 35 (05): 69-78.  
    摘要204)      PDF (1479KB)(136)   
    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给全球明确传递出"新"的动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这种变化必然会引起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所秉持的"保护"态度也必将激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频现的背景下,力促中国与相关经济体间以建立自贸区的形式,促进双方贸易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借助"贸易便利化"理念促进中国与其他地区、国家间自贸协定的签署;从微观利益目标扩展至宏观区域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贸区经济服务功能;并以贸易便利化为首要目标,持续深化自贸区贸易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与就业——基于省际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蒋勇
    2017, 35 (05): 79-89.  
    摘要195)      PDF (1331KB)(121)   
    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我国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加强环境规制抑制了就业增长。而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加强环境规制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加强环境规制对就业存在负向影响。(2)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存在策略性竞争行为,从全国层面来看,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以逐底竞争策略为主,而分区域来看则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环境规制体现为差异化竞争,而中西部地区则以逐底竞争为特征。(3)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地区放松环境规制将会对邻近地区的就业水平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工业4.0驱动:基于制造企业智能化的股权结构实证研究
    庄雷, 赵成国, 张驰
    2017, 35 (05): 90-99.  
    摘要211)      PDF (1023KB)(113)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研究企业层面工业智能化的驱动力,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股权集中角度看,一定的股权制衡很有必要,一股独大不利于企业智能化投资;从企业性质看,公有企业更愿意进行智能化投资,个人私有的第一大股东不太愿意进行智能化投资;从激励角度看,高管薪酬与智能化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说明目前的薪酬激励制度不够合理;从地区文化角度看,越是发达的地区企业越容易接受智能化投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张华明, 王晓林, 张聪聪, 范映君
    2016, 34 (06): 62-72.  
    摘要218)      PDF (655KB)(838)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5、2009和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产业仍处于初级生产要素大规模扩张、高级生产要素不断积累的产业积累成长阶段,高级生产要素缺失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阻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应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高级生产要素投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资本效应视角的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关系研究
    刘捷萍
    2016, 34 (06): 73-81.  
    摘要188)      PDF (533KB)(829)   
    回归实物产业发展,其安全与否主要在于评判其遭受外部冲击后能否通过自我的迅速调整而重回平衡发展轨道,若实物产品已经受到外部资金很大程度的影响,自然无法仅通过自我调整而摆脱危机,它还必须取决于外部资金的安全与否,此时可以断定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即商品金融化对于产业安全具有不可规避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商品的金融化程度越深其越需要关注于自身产业的安全。未来应通过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科技特性;立足我国原材料市场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一批新兴行业;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所处的社会服务水平;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国家具体的宏观经济治理行为,实现对商品金融化过程中相关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测算及其影响因素
    吕承超,张学民
    2015, 33 (04): 73-.  
    摘要205)      PDF (841KB)(599)   
    利用空间分析、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方法,描述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区域差异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00—2011年间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部不断递减态势。然而这种区域差异在2003年以后逐步减弱,主要原因是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制造业的贡献以及区域内部差异的减小。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表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教育经费、产业投资额和循环累计效应对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研发费用对于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弱的负面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曹武军,韩俊玲
    2015, 33 (04): 86-.  
    摘要160)      PDF (572KB)(554)   
    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从政产学研角度出发,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建立三对博弈主体,并分别对每一对博弈主体进行协同创新演化稳定性分析,找出影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稳定合作的因素。分析发现: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产学研之间有效的信任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双方能够长期合作的重要保障;政府积极引导并增强学研方之间的信任度及彼此之间的约束,是提高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莫 莎,李 玲
    2015, 33 (02): 63-.  
    摘要205)      PDF (663KB)(453)   
    出口技术结构对一国的对外贸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将对外直接投资引入Metilz理论模型,分析其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利用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出口技术结构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我国29个省市2002—2008年OFDI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通过逆向技术溢出途径降低出口企业的转型成本,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剔除了加工贸易的影响后,相比FDI和进口贸易,OFDI对出口技术结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人均物质资本与研发投入的影响为正,而人力资本与制度因素的作用为负,加强教育投入、 加快制度变革有助于减少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出口技术结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分地区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不高,从而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也没有东部地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新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
    王 鹏,曾 坤
    2015, 33 (02): 74-.  
    摘要228)      PDF (596KB)(495)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因素与专利产出的实证模型,通过OLS和空间计量两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创新产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区域创新行为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区域创新集群的现象比较明显;创新环境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并不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诸因素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高校毕业人数和市场化率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业偏离优势的测度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以山西为例
    吴思斌,刘细发
    2015, 33 (02): 84-.  
    摘要170)      PDF (574KB)(411)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实现雁阵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于山西的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具典型性,因此使用shift-share扭转份额模型对山西省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分析结论与全国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所得到的变量从结构性、竞争力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时间序列计量分析,得出三次产业中不同变量的偏离程度,可对产业结构调整下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转型期OFDI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基于行业面板数据模型
    霍 忻
    2014, 32 (06): 95-.  
    摘要227)      PDF (561KB)(538)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城市绿色配送体系的构建途径与未来趋势
    王汉新
    2014, 32 (06): 101-.  
    摘要234)      PDF (636KB)(1025)   
    面对近年中国城市拥堵的交通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货物需求,城市共同配送成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城市配送的基础要素是货物、道路和车辆,伴随货运交通管理的综合化、城市配送车辆标准的实施,解决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特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快建成轴辐式的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共同配送网络体系的形成,需要适合城市特点的三级共同配送节点布局、节点之间的车辆接力式运输,以及符合商品流通特性的多企业间合作。未来中国城市共同配送实行的应是政府引导、企业主推、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猪肉产业链价格波动的非对称传递研究
    胡忠良,张学海
    2014, 32 (05): 97-.  
    摘要242)      PDF (621KB)(794)   
    利用中国仔猪价格、生猪价格和猪肉的月度数据,从产业链的角度对三者之间的价格波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仔猪价格、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通过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方式进行短期误差调整。价格在产业链间的上行传递和下行传递是不一致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出口竞争力、产业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以广东陶瓷业为例
    刘 娟,张乐柱
    2014, 32 (05): 105-.  
    摘要232)      PDF (508KB)(895)   
    广东省的陶瓷生产及出口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及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盛行的情况下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及其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如何提升广东省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陶瓷产品的竞争优势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净出口指数、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可据此深入了解广东省陶瓷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探讨通过陶瓷产业升级、加强行业预警、提高自有品牌意识等途径提高广东省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