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跨境电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
    唐忠, 李晶
    2023, 41 (03): 7-17.  
    摘要604)      PDF (2614KB)(313)   
    近年来,我国传统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乏力,而跨境电商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值得分析。学界已有的共识是,跨境电商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增长,但关于跨境电商对农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鲜有文献涉及。本文利用中国对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关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层面,重新审视规模效益、地理距离与语言差异这一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命题。结果表明:(1)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出口市场的地理距离和语言障碍、目的国经济规模的敏感性大为降低;(2)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通过异质性分析可得,动物性产品受跨境电商模式出口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发展中国家受跨境电商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地理位置距离越远的国家,跨境电商对其农产品出口的作用越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
    于荣光, 王宏伟
    2023, 41 (05): 1-11.  
    摘要374)      PDF (1926KB)(340)   
    推进高水平开放是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考察中国已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是否显著提升了中国服务贸易水平,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协定文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市场准入指标,以解决以往研究不区分行业开放差异导致的测度偏误问题,并且利用OECD-TIVA数据库行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市场准入、协定深度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准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服务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方面,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阶段效应逐步显现随后减弱,显著促进了中国向发达经济体的服务贸易进口以及中国向发展中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对开放水平大幅提升的行业促进作用更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
    王群勇, 李海燕
    2023, 41 (03): 81-90.  
    摘要306)      PDF (2474KB)(217)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力量,为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带来了新的视角。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分别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数,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数字经济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典型的"倒U"型关系,换言之,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阈值后才能实现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红利,并且这一效应也存在于高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和东中部地区。此外,数字经济的两个不同维度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数字产业化的节能减排红利效应要先于产业数字化实现。进一步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和金融发展水平等途径间接影响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实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回溯、进展与展望
    荆文君, 池佳林
    2023, 41 (05): 74-81.  
    摘要277)      PDF (1189KB)(441)   
    数字经济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回溯"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梳理"数实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着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体系不完整、研究与实践接轨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引入"技术-经济"范式界定数字经济概念、关注经典理论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重视提炼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经验"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企业数字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巫景飞, 王泽昊, 倪中新
    2023, 41 (05): 41-51.  
    摘要267)      PDF (3015KB)(421)   
    数字化已成为当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但数字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尚存争议。基于上市公司及其一级控股子公司与数字化相关的无形资产投入、专利、软件著作权数量和年报词频等数据,构建包含投入、成果、关注度三维度的数字化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水平。然后,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数字化水平波动上升,呈现国有企业快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快于其他行业;数字化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大客户依赖以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四项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非国有性质、强竞争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DMA-TVP-FAVAR模型和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吕政, 刘丽萍
    2023, 41 (05): 12-21.  
    摘要249)      PDF (7610KB)(425)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朱金鹤, 庞婉玉
    2023, 41 (04): 12-22.  
    摘要243)      PDF (1630KB)(315)   
    包容性绿色增长作为一种绿色共享式增长,是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外生冲击,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传导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从空间效应上看,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邻近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从异质效应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对包括经济发展、财政分权以及城市规模等不同特征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发展有利于我国居民消费扩容吗
    丁建勋, 罗润东
    2023, 41 (03): 18-28.  
    摘要238)      PDF (3399KB)(212)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居民消费的方向和核心机制是什么,还需要加以深入探讨。基于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影响消费及其核心机制的理论探讨,利用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发展有利于我国居民消费扩容,但检验核心机制存在性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明显,而通过异质型技术进步影响居民消费的间接路径显著,且人工智能发展通过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实现的特定中介效应要大于通过体现式技术进步实现的特定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技术还是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瓶颈约束及路径创新
    伍文中, 李静
    2023, 41 (05): 22-30.  
    摘要238)      PDF (1301KB)(252)   
    公共服务合作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民生福利,有利于大湾区持续高质量发展。由于技术及制度原因,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仍存障碍,迟滞了大湾区一体化深度发展进程。研究发现,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不足,既有制度方面的无形约束,也有技术方面的有形约束,其中制度创新不足是根源。粤港澳大湾区应以创新公共服务合作机制为突破口,提高湾区内公共治理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夯实国家认同的公共价值、完善配套制度对接、建立公共服务民主决策机制、统一公共服务合作技术标准、优化公共服务合作技术手段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边际贡献在于同时将制度和技术置于湾区公共服务合作过程中,在制度多样性前提下,解构了技术一体化路径,进而精准性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资本市场开放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侯超惠, 陈全保, 帅昭文
    2023, 41 (04): 101-110.  
    摘要237)      PDF (1391KB)(529)   
    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到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沪深港通的实施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深港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还提升了其绿色创新质量。机制检验表明,沪深港通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等途径促进了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和非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来自"沪深港通"开通的证据
    胡海峰, 窦斌
    2023, 41 (06): 1-10.  
    摘要231)      PDF (1370KB)(200)   
    现有文献对"沪深港通"政策影响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将其与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建立联系。本文关注以"沪深港通"启动为标志的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对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提出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金融化的竞争性假说,并进行了PSM-DID检验,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有效降低我国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比重,呈现显著的"去金融化"效应;二是对于非制造业的企业、国有企业、高透明度及高外部融资依赖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开放促使这类企业的金融投资比重更大幅度削减;三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在降低企业金融投资比重的同时,增大了其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投资的力度,为企业研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上述结论为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职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缓解企业税负粘性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政策效应分析
    邓菊秋, 杨加裕, 杨春宇
    2023, 41 (04): 63-71.  
    摘要230)      PDF (1823KB)(286)   
    基于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逐步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这种缓解效应在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财政创收压力较小地区的企业中较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减少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规范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路径可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此结论可为持续完善税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税收征管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杨兴全, 丁琰
    2023, 41 (03): 29-38.  
    摘要224)      PDF (2731KB)(167)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上线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如何影响现金持有。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这种现金增持效应主要源于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通过抑制管理层超额持现引致的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进而提升现金持有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超额现金将用于公司研发投入和股利发放,实现了资金的二次优化配置,最终提升了现金持有价值。这为金税工程的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监管,推进纳税系统信息化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干预的调节效应分析
    张琦, 蒋军锋, 贾窦洁
    2023, 41 (05): 101-110.  
    摘要219)      PDF (1357KB)(293)   
    工业智能化提供的技术优势不仅推动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溢出、共享和重组,还影响了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结构和绿色生态。在推动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干预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本研究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地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政府干预正向调节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下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均质的,随着政府干预水平的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阶段式增强"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公共风险视角下深入构建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刘尚希, 赵劲松
    2023, 41 (03): 1-6.  
    摘要215)      PDF (1803KB)(217)   
    公共风险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来防范和化解,而应急管理则是其中的一个现实手段。财政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财力保障,因而财政应急管理机制当然是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财政应急管理机制还存在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政策运行机制不顺畅、事权划分机制不明晰、监督评价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基于此,在公共风险视角下深入构建财政应急管理机制,须将公共风险作为一条主线来贯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财政应急管理法律保障机制建设,优化财政应急管理资金管理机制,完善财政应急管理政策运行机制,加强财政应急管理事权划分机制,强化财政应急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中国230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的证据
    冯兰刚, 尚姝, 赵庆
    2023, 41 (03): 102-111.  
    摘要211)      PDF (1312KB)(409)   
    探讨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与机制逻辑,有助于丰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启示。理论上,数字化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活动及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上,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30个市级区域数字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呈现先"扬"后"抑"的非线性特征,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创新创业活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在数字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起到了"连接"二者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地,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显示,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作用还存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递增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数字化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等贡献了新的证据和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基于同业视角的研究
    周晔, 陈珏津
    2023, 41 (06): 22-32.  
    摘要206)      PDF (1301KB)(199)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期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在现有研究关于中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系统性风险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创造拆分成同业和非同业两个部分,补充了流动性创造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创造较多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大。从结构来看,流动性创造的系统性风险效应基本来源于同业流动性创造。影响机制表现为流动性创造加剧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同业流动性创造会同时增加银行的个体风险与系统关联度。基于2017年流动性创造骤减典型事实的分析发现,强监管政策能够抑制银行过多的流动性创造,起到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效果。研究还发现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在规模较小、同业参与程度较高和盈利水平较高的银行中更为明显。当经济增速放缓、股票市场动荡时,该效应相应增强;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能够缓解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西部协作中的社会帮扶:类型、逻辑与未来
    谢治菊, 梁嘉俊
    2023, 41 (04): 82-90.  
    摘要206)      PDF (1396KB)(355)   
    东西部协作中的社会帮扶,是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东西部协作、开展社会帮扶的过程。在"十四五"时期,这些帮扶以产业协作、教育协作、就业协作、消费协作等形式,围绕"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社会主导"三种类型开展。社会帮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保障于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体系,维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府际关系,未来需要针对东西部协作中社会帮扶的需求,通过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扩大社会自主性、强化共同体意识、走向协同治理等方式,推进帮扶边界清晰化、帮扶责任清单化、帮扶目标精准化、帮扶路径多元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政府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许乐, 孔雯
    2023, 41 (04): 23-30.  
    摘要202)      PDF (1291KB)(273)   
    在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政府透明度的提升能够对企业创新投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社科院的分省政府透明度指数和不同省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数据,研究政府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透明度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透明度可以通过推进区域市场化水平渠道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非政治关联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政府透明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互联网发展水平更高、法治环境更好的地区更加显著。各地方政府应持续推进透明政府建设,重视营商环境等软实力提升,从而激发企业的内在发展活力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供应链碳中和融资策略研究
    邹霞, 冯子洋, 郑月龙, 王琳
    2023, 41 (05): 91-100.  
    摘要199)      PDF (1733KB)(247)   
    实现碳减排碳中和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供应链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贡献者,是碳中和的重要载体。将供应链碳中和与供应链融资生产问题相结合,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方法,利用均值-方差理论构建效用函数,在分散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双方面临不同的资金约束如何选择融资生产策略进行研究,并在内部融资模式下进行契约协调。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制造商采用提前支付的内部融资策略可获得更多利润,零售商参与内部融资可获得竞争优势;在集中决策下供应链各项决策全面优于分散决策;提前支付模式下,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对风险厌恶型制造商的碳中和供应链进行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来验证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