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第06期(总第203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宏观经济
    出口需求变动、创新活动对中国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
    吕昭河, 徐双丽, 张凤云
    2019 (06):  1-15. 
    摘要 ( 437 )   PDF(1971KB) ( 788 )  
    文章将创新函数引入一般均衡方程,构建加成率、生产成本、市场规模、竞争参数、创新投资为一体的模型,由此得出出口需求变动、创新活动冲击企业加成率的理论命题。而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出口需求变动导致的竞争增加对企业加成率的提高存在负向效应,而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在较大程度上能弱化这一负向冲击,但初始生产率较低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不能有效削弱竞争带来的负向冲击,初始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最终完全削弱竞争的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从要素密集度、地区、贸易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类型的企业,其各自的加成率受需求变动的负向影响较小,受创新活动的正向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工资不平等——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梁军, 从振楠
    2019 (06):  16-24. 
    摘要 ( 426 )   PDF(1250KB) ( 791 )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机与应对:战后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过渡与交替
    孙慧宗
    2019 (06):  25-35. 
    摘要 ( 371 )   PDF(1788KB) ( 719 )  
    战后为应对每一次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均实施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依次更迭是基于三个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即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说的过渡与交替。随着历史条件和经济周期的不断变化,为应对危机,国家干预或经济自由主义交替运用。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制度体系进入了一个转变的时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且其趋势愈演愈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陷其中,需要我们在考虑经济与政治的框架内探索新的理论创新方式,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创新源于"历史的逻辑的东西",因此,反思历史的经济思维对指导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宏观经济理论的过渡与交替就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规制约束能倒逼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吗——基于Lagrange函数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周茜, 葛扬
    2019 (06):  36-43. 
    摘要 ( 295 )   PDF(1119KB) ( 728 )  
    环境规制的内驱机制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能否促成环境规制倒逼产业技术创新?于此命题,将产业技术创新分解为治污技术创新与生产技术创新,建构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模型,并做出经验验证。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生产技术创新呈类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与治污技术创新呈正向关系;环境规制增强提升企业治污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强化了对生产技术创新的投入挤占,使得当环境规制达到中等强度后,生产技术创新呈现出不确定的特点。为此,应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强化对规制政策实施的追踪问效;完善治污激励补贴机制,强化政府对危废处理行业的扶持力与监管力,丰富环境规制配比政策设计;强化命令控制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有机组合,健全环境信息反馈系统,倒逼企业治污技术的强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经济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GMM分析
    许平祥, 李宝伟
    2019 (06):  44-55. 
    摘要 ( 446 )   PDF(1896KB) ( 724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研究——基于负债端缴费期限结构选择的视角
    高天
    2019 (06):  56-65. 
    摘要 ( 419 )   PDF(1483KB) ( 760 )  
    建立一个引入保险产品缴费期限结构的多期动态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改善以往研究中对负债端的简化,使得资产配置决策与产品销售决策联系紧密。同时,根据多数假设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定期债券作为寿险公司主要投资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配置比例,而股票基金配置比例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期缴产品为寿险公司产品销售的主力,而趸缴产品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相较于股票基金投资收益率,期望利润现值对定期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股票基金减持比例的变化同时影响资产配置及产品销售决策,寿险公司应主动加强股票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商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创新吗?——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产权性质视角
    顾群, 王文文, 郑杨
    2019 (06):  66-75. 
    摘要 ( 462 )   PDF(1340KB) ( 869 )  
    选取2008-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状况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研发活动异质性与产权性质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考虑到企业研发活动异质性后,企业社会责任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大;考虑到企业产权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整体创新活动、探索式创新活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
    谢昕琰
    2019 (06):  76-84. 
    摘要 ( 346 )   PDF(1419KB) ( 723 )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贫困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贫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
    左停, 李卓, 赵梦媛
    2019 (06):  85-91. 
    摘要 ( 382 )   PDF(1287KB) ( 712 )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读“穷人思维”:贫困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广西、贵州贫困山区入户实地实验的证据
    赖玥, 柳弌祎
    2019 (06):  92-101. 
    摘要 ( 414 )   PDF(1422KB) ( 745 )  
    采用入户实地实验的方式,从贫困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入手对"穷人思维"进行解读。在广西、贵州两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实验发现,贫农普遍厌恶风险,特别在面临可能的损失时风险厌恶程度显著上升,但也有部分风险偏好者,在面临可能的损失时却更为偏好风险;越是厌恶风险者获得的实验收益越低,相反越是偏好风险者获得的实验收益越高;配偶、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贫农的风险厌恶程度;家庭承受的教育负担越重,贫农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扶贫政策的开展和实施应考虑贫农的风险态度,完善针对风险偏好者的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和针对风险厌恶者的低息金融扶持,能覆盖更广泛的贫农群体。长期来看,教育扶贫应当成为一项持续的重点扶贫政策,降低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加强成人继续教育培训都将产生长期、积极的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特约稿件
    在干涉与放任之间:民国时期地方审计监督体系构建探析
    肖高华
    2019 (06):  102-108. 
    摘要 ( 0 )   PDF(1133KB)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学界人士对地方审计取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关省、县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方案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虽然有些主张及其实践未必符合审计的独立原则,从中枢、省至县的垂直型审计监督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但当时的地方审计尤其是省级审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